總網頁瀏覽量

2014年11月24日 星期一

1122 - 加里山記行

七八年前曾和内人開著車從三灣南庄到鹿場,無意間開到加里山登山口,走了一小段天色已晚,不得不回頭。後來搬到竹北頭前溪旁,天氣好時,五指山,鵝公髻和加里山三座山形各有特色的小百岳清晰可見,前兩座已走過好幾回,唯獨加里山錯過後,一直没機會再去心中總是小有遺憾。為了明年初去滑雪,平日除了游泳外近來再加入爬山增進體能,每週猴洞步道走兩趟,目標是從家門口不休息一路走到步道最高點,再來就是計劃元旦前去登苗栗的聖山加里山填補這份缺憾。兒子上週五從南部回來提議隔日去爬加里山,體能雖尚未調至最佳想想變化也是計劃的一部分,再來秋高氣爽難得天氣如此,擇日不如撞日就去試試看,走多遠算多遠。

週六一早五個人開著柴油的佛克斯從五指山腰住家直奔鹿場登山口,導航説一小時到,不過小兒在山路上開的飛快,提前一刻鐘到達,還好後座三人没暈車,停車場為私人土地每車收費100,早起的鳥兒已有七八隻。停車場標高1400m溫度大概只有十度,穿著一條薄薄運動長褲,說不冷還真騙人。

整裝完成後先在登山口拍下地圖,路程為3.2公里3小時可攻頂,看來是健腳級算法,我這種罷咖不知可走到,心中存著小小疑問。9:08 正式出發,沿著水管路走沒多久,往右下切風美溪谷,心想這可不妙下切不是又要上爬嗎 ? 不久看到一號救援樁。苗栗縣政府在各條登山路線上都設有救援標示牌,用心可嘉,從鹿場上加里山一共要經過九個救援樁正好當成前進目標。                                                                                                                           

 9:26 到風美溪,從溪谷到山頂要爬升九百多公尺,誰知待會是啥悲慘模樣,先拍張帥帥的照片再說。                                                     
不跨張一過溪就需攀繩上岸,之後進入柳杉林,從此一路爬升,温度雖然仍低,沒十分鐘,脫到只穿一件短袖排汗衣。                                                        
10:14 終於走上平路,是運木材的廢棄林道,之後看到四號救援樁旁的木造避難小屋。 兒子女兒已到一會兒,在此休息整補。至此路程走了一半,但標高只有1650m,離山頂 2220m還有很大落差看來後半段真的很硬。                                                                                                                                                      
這隻小黑從停車場跟來,還在前面引路,如此熱情演出,吃的當然少不了牠一分。                                                                

休息十分鐘後繼續上路,走在柳杉林中盤根錯節的小道上,一路陡升臉部早已扭曲變形,看到兒子在前面拍照,趕快擠出些許笑容裝輕鬆,原來八號樁到了,此時11:06,周遭林相已經變成原始林。休息一會兒繼續上路八號樁到九號樁間古木參天,充滿奇岩異石,是拍照的好地方,只可惜氣虛腳軟無心流連。                                                                    

11:25 到達號樁,此處標高約2000,離山頂還有500公尺之遙近200公尺落差,但上升的每一吋都如照片中必需拉繩攀石,好不費力。                                                                                            
看,又是三層樓高的巨石坡,趁著拍照順便喘息集氣繼續上攻。

12:04 終於登頂啦 ~
天氣實在太好,太陽高掛毫無寒意,趁著人群空檔三角點旁留下永恆左方山頂凸出建物是樂山雷達站,右方聖稜線上名山矗立,雪山主峰北峰一覽無遺,見到如此絕景再累也值得。                                                                                            
打開老婆的愛心飯糰當午餐,當然小黑也分到一杯羹。12:30後,登山客陸續到達,山頂人滿為患,像開趴一樣熱鬧。為讓新到客有片吋之席,飯糰吃完立即下山。                             

15:12 再度攀繩下風美溪,15:35 回到停車場。上山3小時,下山時體力放盡也花了3小時。                                                       

五指緃走和鵝公髻已數回,但和加里山比起來分量相對輕鬆,尤其從九號樁到山頂這一段更需手脚併用,登山鞋和手套是必要裝備。走一趟回味無窮,還會再去,下次改從大坪登山口上。

後記: 沿途標示牌標明單程3.2k,但走過的人都覺得不只於此,確實,我戴的GPS手錶報出的距離是4.8k,整整多了50%,不知誰對誰錯。


2014年11月13日 星期四

深秋随筆

中秋過後,偶而吹起帶有絲絲涼意的北風,陽台待久必然受涼,於是移師二樓,在八角窗前放了一張書桌(如圖),天氣好時遠山近樹盡收眼底,天氣差時雲氣飄緲霧鎖樹梢,更能體會〈飛鳥前庭啾,雲立樹梢頭〉的意境。




這個秋天把錢念孫寫的〈中國文學史演義〉細讀慢嚥第二遍,好書才讀第二次。書中除了王勃的〈滕王閣序〉外,另一個橫跨百年的故事也甚為有趣,話説宋朝柳永寫了一篇〈望海潮〉的詞牌,文中描寫〈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的西湖盛景。百年之後金國完顏亮讀了柳永的詞,嚮往那江南美景,寫詩
萬里書車盡相同,江南豈有别疆封?
提兵百萬西湖上,立馬吳山第一峰。
以明志(吳山是西湖旁第一高峰)。
之後完颜亮發兵江南,大軍行至長江北岸發生兵變,完顏亮被殺,西湖才幸免於難。
後來宋人謝處厚紀錄這段史料時寫到
誰把杭州曲子謳,荷花十里桂三秋。
哪知卉木無情物,牽動長江萬里愁。
怪罪柳永的一首詞,差點引發江南戰禍,這就是文字的力量,是不是很有趣。

另一位寫詞聖手李清照〈一翦梅〉中,〈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簡單十六個字,是不是就把相思寫的叩人心弦呢!讀這些好詩好詞就跟讀金庸小説一樣,蕩氣迴腸百看不厭。簡單舉幾個例子,是否已嗅到讀書的樂趣呢!

昨夜淒風抹去
今晨雨拉近了歲暮,在深秋歲末之際收到朋友的來信倍感溫馨相信這個冬天一定不會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