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九月北疆一遊,感受到美麗的風景也體會到行程的堅苦,再聽起導遊提到有拼的絲路和南疆,當時就有一定要走完全部行程的想法。感性的人是行動派,退休的隔日,就踏上絲路的旅程,四月底再出發前往南疆,完成了以烏魯木齊為中心的主要旅行,當然淡季的團費也是另一誘因,絲路八日直飛行程不用三萬大洋,南疆九日三萬出頭,退休的人不用趕集,參加這種物美價廉品質不打折的旅遊也算一種享受。
先從新疆説起,新疆古稱西域(西邊疆域之意)是中國最西邊的一省,台灣的四十六倍大,再加上從漢朝張騫就有所接觸,地理大歷史久,想必有很多地方可去吧!看看疆這個字,左邊彎彎曲曲的弓代表漫長曲折的邊界,右邊的三橫二田正好説明了新疆的地形,三橫是三大山脈,北方為阿爾泰山,與蒙古、俄羅斯和哈薩克為界,中部為天山童姥住的地方,由東到西横卧在新疆中部,再進入哈薩克與吉爾吉斯,南北疆就是以天山為界,南邊崑崙山與西藏為省界、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為國界,在新疆西部的帕米爾高原(古稱葱嶺)和天山相接。二田則是夾在三條三脈中的兩大盆地,北邊為准噶爾盆地,南邊為塔里木盆地。盆地中主要地形是戈壁和沙漠,戈壁是由石礫組成,平坦一望無垠,沙漠則是分佈著高高低低的沙丘,會隨風移動。盆地中人畜難生,三大山脈上的溶雪所形成的河流和地下水滿足了動植物的生存需求,人畜是生活在盆地周邊和山腰相鄰處。南疆塔里木盆地四周皆有高山,水氣難入,極為乾旱,盆地中的塔克拉瑪干大沙漠,南北長四百公里,東西更寬,少説台灣的十倍大,終年沙塵籠罩,自產自銷,難見晴朗天空,南疆四周高山溶雪形成的河流流入盆地皆為内陸河,最後消失於沙漠中。和南疆不同,北疆的西邊並無高山,歐洲大陸的水氣可由西邊進入,且阿爾泰山南麓的額爾齊思河由東向西最後往北經哈薩克俄羅斯注入北冰洋,相對北冰洋的水氣也可經由這條通路進入北疆。烏魯木齊位於天山北麓,乾隆皇帝取名迪化,啓迪教化人意,解放後,有侮辱本地人未開化之意改回原稱呼,烏鲁木齊本意是優美的牧場,就可想像天山北麓水草之肥美。但是觀北憶南或觀南憶北皆不準確,唯有親身走過,才能體會到天山一分,南北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地理環境,自然旅遊重點也不一樣。
再來説到絲路,西安出發,一路向西北,到蘭州,過河西走廊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四郡,進入新疆後,分成天山南北麓和崑崙山北麓三條路線,史記中的西域三十六國(其實今天的一個縣城大小)大部分在這三條路線上,譬如崑崙山北麓的樓蘭國(今若羌縣附近,已消失)、且末、于田、莎車、疏勒等國,天山南麓的車師(今吐鲁番)、焉耆、尉犛丶龜兹(今庫車)、烏什等國至疏勒會合。絲路的駝隊並非一路由東向西走至波斯,商品是採用接棒式交易,每過一國要抽税並換手,想一想,中國的絲綢要翻幾翻才會到客户手上,想必是非常珍貴的產品。由於天山北麓的北疆到冬天非常寒冷,絲路在新疆段以南疆為主要路線。
圖一: 塔克拉瑪干沙漠 |
圖二: 沙丘為胡楊樹根纏繞 |
圖三: 沙塵中的太陽 |
圖四: 可可托海美麗河谷 |
圖五: 馬路當然馬優先 |
南疆似乎可去可不去,北疆是否一樣呢?,吾人常以戈壁沙漠想像新疆之景色,這倒是錯誤的憶測,北彊的自然景色著實令人驚艷。去年九月的清晨六點,飛機在烏魯木齊降落後就展開北疆的九日行程,反時針繞著准噶爾盆地走一圈,首先由南向北穿越戈壁時,東邊的五彩城,其實是乾旱的風蝕地形。來到東北邊首先看到滿佈羊馬駱駝的可可托海美麗河谷 (圖四、圖五);在到西北邊布爾津的五彩灘,
圖六:夕陽西下五彩攤 |
圖七:喀纳斯湖與友誼峰 |
圖八: 喀纳斯山谷 |
圖九: 喀纳斯山谷 |
圖十: 魔鬼城風蝕獅身人面像 |
圖十一: 磕頭抽油機 |
圖十二: 那拉提草原 |
圖十三:巴音布魯克與天山山脈 |
圖十四:巴音布魯克上的九曲十八彎 |
北疆雖然風景美麗,但行前要先做好心理建設,車行八天,途經四千公里,旅館品質尚佳,但旅途中的衛生間多為旱厠,甚至需要野外求生(氣味比較好),克服這層心理障礙,結合了求學時的歷史和地理史觀,一趟走下來,回味無窮,真有讀萬卷書不如行千里路之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