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了幾個月蟬鳴風清的夏天,又過了一段晝有藍天夜滿星辰秋高氣爽的好日子,在進入冬天的第一週,連續兩道冷氣團把山上氣温一下子逼到十度,除了兩隻狗兒好不快活外,趁著天寒地凍的到來,今日歐雅吉再度踏上旅行的征途,正好離上次洗了六天汗水浴的海南行半年光景之久,這次旅行的主要目的地是九寨溝,峨嵋山和成都近郊。記得第一次去成都已是十六年前,近十年没再去過,趁這個機會好好看看天府之國有何變化。
 |
初冬成都明月高掛 |
飛機整整遲了一個半小時才起飛,在候機室寫下首部曲,降落成都時已近晚上七點半,除了遠處闌珊燈火,城市街景已無法看清,倒是清清月娘高掛樹梢頗有深秋山上住家味道,巴士直接拉去巴國布衣晚餐,吃了第一頓改良版不麻不辣不鹼但多樣化的川菜,味道還算不錯,今晚入住皇冠酒店(Crowne Plaza),看來不到兩萬大洋八日的冬季戀歌,質量還算不錯。
一夜好眠,早早起床,面對琳瑯滿目的把廢,克制了自已,吃了簡單稀飯,蔬菜和一個煎蛋,其它皆僅目食,餐廳服務員倒很大方給了好幾個香棃和蜜橘上路。早上八點發車,今天要由成都經郫縣茂縣到九寨溝,車程含休息用餐要九到十個小時,走過南北疆後這種距離已嚇不倒我。導遊介紹一年成郡二年成邑三年成都,是成都的名由,三分之一台灣大,一半台灣人口,很好記。天氣不怎麼好,下著小雨,馬路寬廣,遍植綠樹小花,大樓林立和馬路間有相隔綠帶,市容算是不錯。成都到九寨溝已修了部分高速,車行八十分鐘後進入山區,逐步登高,兩旁山勢聳立無景可看,隧道連連,起碼是雪隧的長度,待會約十點半到郫縣才能上厠所,還得忍住。下了高速走上213國道,此路又稱羌藏文化走廊由成都北行至蘭州。到了雜貨店,眾人迫不及待付一元上沒門的厠所,看來這是margin最好的生意,再往前行經過幾年前汶川大地震的發生點,地形和中横南横一樣,兩旁高山聳立,公路順著河谷鑿山壁而築,山壁皆為破碎岩石,碰到下雨或地震必然崩落,過往李白的〈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今日頗有同感,此處為西羌族聚集地,西羌族蓋的房子
 |
西羌族房屋四周有翹角 |
 |
藏族房屋掛滿五色旗 |
 |
疊溪海子 |
 |
白氂牛 |
特色是四個角上都有白色翹角,導遊説這是西羌族的白石崇拜習俗。午餐過後,續往前行,進入高山高原藏族的領域,特徴是屋外掛滿五色旗,經過一個地震形成的堰塞湖疊溪海子,旁邊有白色氂牛拍照,主人説氂牛的壽命可達二十歲。四點到達唐朝的邊陲重鎮松州古城,此地古時又稱"川西門户”,是通往康藏的重要孔道,唐太宗時文成公主和親吐蕃經由此處,看到周遭環境,公主還要嫁到更遠之遙,誰説生在皇家值得欽羡呢!不久過了九黄機場離九寨溝僅剩八十公里,接後到達此行公路標高3600m的最高點,也確實感到空氣稀薄需要大口深呼吸,此處為岷江源頭,成都平原靠著都江堰引岷江水灌溉成為天府之國。源頭過後一路迂迴下坡,五點半終於到達今晚住宿點九寨溝喜來登酒店。扣除休息時間,整整車行八小時走了四百五十公里,要不是師傅年輕,大車當卡丁車開,恐怕還得多走一小時。
 |
扎嘎瀑布 |
重點九寨溝看完之後,隔天走回頭路,順道遊覽松州古城附近牟尼溝的扎嘎瀑布,夏秋行程則是去看黄龍的五彩鈣化池,黄龍是這條線上另一旅遊重點,由於海拔高達4000m,通常十一月下第一場大雪後就封山,黃龍不能去再加上九寨溝進入枯水期,為了吸引遊客,團費自然大幅降低。扎嘎瀑布下也形成許多大小不一的鈣化池,但水中缺少其它金屬離子,唯黄的顏色自然無法和黄龍的五彩池相比,但瀑布自身仍算壯觀。
213國道在汶川大地震後重建,路況算是相當不錯,坐着大巴一進一出仍要各花八小時,巴蜀自古不與秦塞通人煙,楚漢相爭時,劉邦因項羽私心偏封到巴蜀為漢王,若無雄心壯志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反攻關中,又怎能成就大漢王朝呢!反觀三國鼎立時,蜀之國力最弱好在蜀地易守難攻,孔明姜維若能偏安一隅只守不攻,也不至於最早亡國,走在蜀道上自能體會李白的蜀道難,想著前朝往事,一榮一枯,不論成敗如何,仍對他們北伐中原強渡關山的英雄氣概敬佩不已,這豈是從九黄機場進出能體會的呢?
成都南方的峨嵋山與岷江邊的樂山大佛雖有一至,但並無特殊印象在此不提。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養了幾十隻大小熊猫,有夠萌的熊猫著實可愛,吸引眾人目光。
 |
熊貓打架 |
 |
到底誰看誰,毛黄的也該洗澡啦 ~ |
 |
裝萌的少年熊貓 |
成都南郊黄龍溪古鎮和成都市中心的寬窄巷錦里古街皆相似,青石板路深門大院,雖然後人仿古斧鑿深,但寬窄巷仍讓我印象深刻,寬窄巷是由寬巷窄巷與井巷三條平行巷子組成的街廓,整個區域全以仿古建築介紹古巴蜀的民俗風情,在市中心又有地鐵可達交通方便,即使非假日也是遊人如織,值得一逛,這是一個在都市發展中相當有遠見的規劃。
 |
寬巷一隅 |
 |
寬巷大宅門 |
 |
寬巷窄巷連接巷 |
成都市容和十六年前第一次到訪時已大不相同,當時到處在挖路,如今已是規劃有條的都市,市中滿植銀杏,深秋初冬來訪,正逢杏葉變色,難得遇到黄葉染蓉城的場景,借白居易和賈島的詩
排排銀杏樹,歲歲歷枯榮。
葉色催寒近,白果滿蓉城。(蓉城是成都的另一簡稱,白果是銀杏的果實)。
 |
路旁成排銀杏如皇帝出巡旌旗蔽天 |
 |
市中心文殊苑的火黃銀杏 |
 |
文殊苑黃葉成蓆 |
成都市容雖然整齊,但物價並不便宜,在家樂福旁的平價商店想買件休閒襯衫,一問價格頗不親民要價二千多台幣,連看幾家後立刻打消主意,回台灣再説,昨天到巨城Sogo週年慶時入手也不過千餘元,大陸一線城市物價早已超越台灣,真是此一時彼一時也。尤其如今住在郊區,沐浴在淳樸民風諸事便宜的鄉下,走進大都市更能體會少年白居易初到長安拜訪國史編纂顧況的情景,顧況看到詩稿署名白居易便皺眉打趣説〈近來長安米貴,想來此「居」大不「易」啊!〉。 ~ 完 ~
後記:本來想以報導式每天寫紀錄當天行程,只是一到成都發現谷哥臉書皆不得上,還好尚有賴恩,好婆的愛楓愛配連頼恩都不能上,實在不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