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15年3月31日 星期二

墨水勝過記憶

不久前,一位朋友講“再淡的墨水也勝過最強的記憶"這句話確實心有同感,尤其這幾年記憶力明顯衰退,二三十年前的事情記憶猶新,但是新發生的事卻像缺少refresh的DRAM,資料很快消失不見,博聞尚存,強記早不覆在。有時很羡慕過去認識的幾位老總反應敏捷過目不忘的能力,反正人各有命,身體的衰老和基因有關,樂天知命不强求。

記憶力不行就想辦法用其它方式補救,手機照相簡單又實用,看到新鮮事立刻拍個
當作輔助記憶。日子不想渾渾噩噩,隨時按下快門用相片紀錄生活,放在自己的部落格,如果再圖文並茂必然更鮮明生動。退休前從來没想過會花這麼多時間寫週記,本來只是打發時間近來卻越發有趣,和當年設計晶片時用IC編號紀錄歲月有異曲同工之妙。

最近參加很多老同事的退休惜别宴,有的人另起爐灶繼續廝殺,有的人和我一樣金盆洗手回歸本心。不論續集演什麼角色,過去數十年,大多數人忙著五子登科,為家人為小孩搏命,演一個記憶裂痕的主角,雖不能説一片空白,或許區區百字就能帶過,説瞬間即逝也不會過。偶而看到自己黑白相片時是不是立即勾起兒時的影像呢,那是父母幫我們寫的日記,人生無法回頭,只能努力把握現在和未來或許再過一二十年再回頭看看現今寫的部落格,就更能體會黑白照片也比鮮豔的記憶強,再淡的墨水也勝過最強的記憶這個道理。

2015年3月31日隨筆於福特保養廠。(白大福兩萬大保養中)

2015年3月25日 星期三

霧鎖春光

上週去日本新瀉面日本海的一個小雪場邱比特,滑今年雪季最後一場雪(其實只是第二場),三月雪,天氣的風險相對高,到底是去滑雪、滑水還是滑思樂冰都要看老天爺臉色,要不如此怎會祭出兩萬不到的團費呢!果不其然,滑雪第一天,萬里無雲,氣温三四度,大太陽曬在穿著酷寒裝備的身上,全身汗如雨下,連手套中都是水,只能用快中暑來形容,最後脱到只穿一件内衣和防風外套。而雪況呢?粉雪成溼雪,黏性特強,陡坡不易轉彎緩坡自動煞車,本來滑雪是利用下坡重力前進,略施巧勁就可轉彎或煞車,如今要用盡大腿力量來執行這些動作,一天下來雙腿當然疲累不堪。第二天變成陰天,温度仍高,雪況一樣,兩天下來腿力已耗盡。還好第三天下起大雨,也就順勢休兵,去泡泡雪場的湯,略帶硫磺味的露天風呂,居高臨下俯視整個邱比特山谷,雲氣如水墨畫般點綴在白雪撲地的谷中,湯中站立望著谷心時間悠然而過,意想不到雙腿在熱水中加速血液循環,疲勞程度大為改善舒解許多,湯是不錯雪不怎麼行,爾後應該不會再安排三月滑雪的行程。
大太陽下,雪衣內只穿一件內衣,老婆連帽子都戴不住。
右上方山壁上的橫向裂痕是雪崩前的徵兆

雨後水墨畫般的邱比特山谷

下雨天,雪場正好安排搗麻吉請台灣首發團享用。

住宿木屋旁,邊坡上的積雪在零上溫度和雨水中快速融化。
程時經上越市和金澤去小松機場,旅行社順道安排遊覧金澤城和東茶屋街。
金澤城有很多棟精美的城樓,占地寬廣在日本很少見,可惜時間不夠,無法參觀城旁的兼六園。
金澤城一隅


東茶屋街上的建築,多為200年前江戶時代所建。

日本年輕女孩喜歡穿著美麗和服遊覽古街
在東茶屋街上買了一組鑲金箔的美山九谷燒茶杯與茶壺當作紀念,日本人喜歡奇數,茶杯五個一組,我們中意成雙成對,加買一隻茶杯。



回到台灣,山上從正月初五至今月餘,除了少數幾天,日日大霧彌漫不見陽光,山路溼滑長滿苔藓不適合爬山,再加上水荒後游泳池也暫停營業,剩下只能在社區上下走個三兩趟當作運動,倒是惱人的雜草在氣温上升露水豐沛下快速生長,昨天難得陽光乍現,拿出休息五個月的 Honda 割草機(此款廢氣少對身体比較好),偏偏又發不動,送去農機行發現是化油器霧化薄片堵塞,花了一千五百元換了另一組孔徑較大的三菱化油器,修理中另外一台相同型號的割草機也送來修理,年輕的老闆説這台都是同樣問題,維修很麻煩,現在已經不推,他也跟原廠反應能不能把薄片的孔徑加大,但原廠説這一台原設計是為了通過歐洲環保標準,那邊使用都没這種問題,是台灣油質中粉塵過多堵塞了毛細孔,這讓我想起這台割草機用了兩年,第一年用的很順手,去年開始催大油門會停機熄火(因為進氣量增加但油路堵塞無法提供相對油量造成油氣混合比不對而熄火),其間差異是之前用中油的九五,近來因路途方便改用台塑的,雖然兩者都是九五,主成分一樣,但提煉製程不同其它微成分也就一定不同,碰到這種精密機件,雜質問題就曝露出來。下午修好後山上已變成陰天,運氣不錯,没下雨,工作半天掃過半個園子,只是今天再度降水(對缺水是好事),回到書房讀書寫作,剩下那半園子草就等好天氣再割吧!氣候多變的春天,生活步調也要跟著晴耕雨讀走心情樂曲才能彈出完整的樂章


終日霧茫茫的春天,攝於住家庭院一角。

2015年3月7日 星期六

歐雅吉 2.0

一月中,朋友聚餐時問到退休近一年,要不要寫一篇週年慶的文章,好好描述一下如何轉型適應新生活。其實生活型態在去年三月廿七日發表〈滿月了〉這篇文章時就已經成型,爾後只是隨著季節,時間在讀書寫作和旅遊三者間的重新分配。各位或許發現,隨日子而過寫作篇數逐漸減少,確實如此,歐雅吉是提筆難但下筆快,有了題目會在心中醞釀架構一週當然也在要不要寫與何時下筆中拔河,一旦開工,三個小時可以完成千餘字的初稿,通常後續又會迸出新的矮地兒,再加上文詞潤飾會再花個三五天,前面想一週(當然不是 full time)後面寫和改一週,如此一個月又能寫幾篇,寫太多就沒時間讀書。

至於讀書,去年夏天在隨筆寫些即興詩之後,初秋開始研究古詩和近體詩(盛唐後),觀察先人如何選字組句,歐雅吉寫的
〈五指仙居〉五言絕句
雀啾池畔柳,雲立樹梢頭;
廊下白頭漢,神然五指遊。
〈敦煌夜宴〉言絕句
二美八難會雅賢,天南地北憶華年;
酒闌杯盡歸心醉,罪把牙泉作酒泉。
這兩篇是經過三四個月
選字改字才符合近體詩格律黏對要求,改來改去所求為何,只為意境更美讀起來更順暢不抝口,或許不知,詩的字與字、句與句間的邊界條件太多,改一字動全身想一天不足怪。所謂唐詩宋詞,詩有了初步研究,下一步自然會想看看詞的精髓為何,詞是不是和詩一樣有那麼多規矩,所以後續還有很多書要看。一篇文章中有散文顯的多樣呈現豐富的內涵這也是學詩詞的目的

出遊和旅行是為激發創作題材和寫作的靈感,如果只是單單看看風景寫寫美食,其實都是內容單薄的文章〈冬季戀歌 一 岷江夜曲〉這篇描寫九寨溝與成都之旅的文章是過去一年自己認為最精彩的一篇。九寨溝本就是地理驚嘆號,當我在思考描寫九寨溝的彩湖和瀑布要用何種手法時,想過用散文會不會斤兩不夠,用古詩會不會無法盡興,最後決定用賦的寫法,用比較鮮活長短不等的對仗偶句寫出看到的色彩和光影,視覺與心靈的感受,譬如描寫彩湖時寫到
湖上青山滌塵,水中倒影脱俗;
淺水長碧草,深潭横枯木;
藍綠爭寵,明暗交鋒;
天無比水藍,映入眼簾;
草不如潭碧,畫生眸中。
静坐湖邊,只盼時光靜止人群遠離;
信步池畔,只怨導遊催促不得不去。
要如何描述瀑布的聲與勢時想到整齊畫一的太鼓表演時滲透人心的音響天山草原上萬馬奔騰煙塵蔽天之影像,於是寫道
數十道白涓,如萬馬奔騰澎湃而下;
數百面水鼓,似共舞齊擊響聲震天。
九寨溝之美再加上成都的歷史淵源,這篇結合歷史地理再加文學想像力於一身的文章,是過去一年含金量最重,最滿意的一篇也真正感受到創作的樂趣
,這也是過去一年最大的收穫日後旅行將選淡季有景有歷史之點,這種地方最容易回到歷史的原點感受到創作的原動力感動到想把它寫下來。

讀書從心導引由興趣而樂趣,旅行增廣見聞彩繪生活的畫布,寫作活化頭腦享受創作的魅力,再偶而開心地和老友談古論今。歐雅吉心中早無半導體與逼死你死,但活的更精彩,過的更開心,可以睡到八九點,真像無憂無慮的童年生活,又像南山下的東籬隱士。歐雅吉 2.0 寫的不再叫退休日誌而是新生活日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