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勢一收,大家整齊的結束了四拍的長音,深吐一口氣,四個多月的工作,終於完成。很想坐下來喘口氣,當當聽眾,聽大家唱最後一首再別康橋,但是上週在演藝廳,男生唱的不怎麼好,還是上場去幫個腔。還好,結果不錯,洋樓開幕後的第一場音樂會,在熱鬧氣氛中結束。
七月下旬,陳老師問我可不可以幫洋樓整修完,重新開幕的第一場售票性質的慈善音樂會,準備一段十五分鐘的創作單元。沒多想,就答應了,寫音樂不是要寂寞孤芳賞自憐,當然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在音樂殿堂上呈想自我的音樂思維,為大眾評價與欣賞。
仔細選曲後,準備用四條不同風格的樂曲呈現給大家,包括兩首已經寫好詞的演唱曲天河之歌、夜露夢春,與另外兩首演奏曲歸鄉和無憂樹。雖然已經答應,但也預見前方山頭多多,困難重重,四個月內,演奏曲要完成組團、編曲與團練,時間非常緊張。由於整個音樂會的預算有限,無法提供演出費用和車馬費給團員,只能找業餘善心樂手,而樂器分部的編寫,也只能在團員和樂器確定後,才能開始。找團員期間,就先寫已經確定由豎琴、大提琴和鍵盤伴奏的夜露夢春。很幸運的,夜露夢春花兩週寫完時,團員也找齊。
我們的團員有
豎笛手津含是關西國小老師也是陳教授的清大研究生
打擊樂手育賢是大坪國小老師也是合唱團的團友
國一的大提琴手冠萱是育賢的女兒
國三的小提琴手霆奕是育賢以前的學生
高一的小提琴手尹媗是同事Jennifer的女兒。
豎笛手啓芳是大學教授我大學同學
也把老婆找進來打Conga,不過老婆練了幾天,手指手掌淤青(我也一樣),疼痛不堪,就換青春肉體恢復比較快的女兒Fumi來打。
我們沒有低音提琴,自己就用鍵盤來補Bass,另外團練時,如缺什麼樂器,可用鍵盤模擬填空。
再來,開始編歸鄉和無憂樹的分部譜,在不了解團員能力下,先以最佳化每人ㄧ部來編,其次考慮人少,怕演出當天因故缺席,主旋律至少放在兩個人身上,最後也是最花時間的是,即使和聲也希望能編出旋律線,一來容易記憶,二來不至於無聊。如此日以繼夜,分部譜約在九月初完成,陸續將譜與音樂檔傳給團員練習。
九月中,陳教授告知我們的節目會安排在壓軸,需要準備一首安可曲,育賢建議再編一首大家合唱的月亮代表我的心,大概花了三天完成。
我的音樂,特色是旋律線清楚,沒有艱深的演奏技巧,只要團員能力中上就足夠,估算練兩次加一次現場彩排就可上陣。九月初喬好第一次練習時間在十月六日,特別感謝愛好音樂的閎康科技謝詠芬董事長,免費借我們使用她的音樂社。可惜當天有兩位團員臨時有事,團員希望十月十四日加練一場,這次改在五指山,我的住家。
十月的兩次練習順利完成,也發現兩個小缺憾,其一大提琴的音量不足,冠萱的琴是3/4 size的琴; 其次兩次練習,小提琴和豎笛樂手正好交換無法到齊,也就無法現場判斷,到底是吹同一部或分部,何者感覺較佳。
十ㄧ月初準備表演DM時,老師問我表演團體叫什麼名字,我想想就用九月新寫的ㄧ條樂曲坪溪雲響為名,取了坪溪雲響組,因為表演的樂曲,都是過去三年,住在上坪溪畔的五指山腰編寫的。
十ㄧ月中第三次團練,小提琴和豎笛到齊,此時心中比較有譜要如何分部。又正好得知洋樓的專職祕書盈如會拉大提琴,也聽過她的琴音活生動人,主動和他聯絡並傳譜和音樂給他,喜好音樂活動的盈如,很爽快就答應。
十一月二十五日在洋樓的彩排,終於全員到齊,新加入的盈如是樂團老手,很快進入狀況。在心裏有底的情況下,告知大家最終分部,練了一小時,下午六點前準時收兵,不要影響洋樓主人的生活。
十二月九日的表演,雖然每首樂曲都有些小狀況,但能不停頓順利走完,自己已經很滿意。其實不管在家怎麼練,第一次上舞台合奏的人,口乾舌燥,手指僵硬,按不對鍵,拉不順手,運不出氣,跟不上拍,都是正常,也不必氣餒,只要把握每次上場機會,自然能克服這些問題,當一個指揮知道這是每個團員必經過程,不會在意這些。終究我們把表演順利完成,而且得到當天最熱烈的掌聲,不是嗎!
坪溪雲響組此次能夠順利完成表演,首先感謝這些情義相挺的團員,再來感謝閎康謝詠芬董事長,慷慨借用這麼好的場地給大家練習。另外要特別感謝的是,學生團員的媽媽們,每次三小時的練習或在旁陪伴,或風塵僕僕來回送接跑兩次。啓芳和夫人,每次都從台北來參加。
小插曲一件,特別提提,第三次團練月亮代表我的心時,中間一段豎笛為主奏(輕輕的一個吻這段),小提琴為伴奏,音符如旋轉木馬般,八小節後拉高八度,之後將自己帶入最高潮進入主旋律,霆奕的媽媽說這段音樂是全曲最好聽的,聽到這段話,真的非常高興,因為這裏正是心思所在,心血結晶。我在編這首通俗音樂時,就在思考如何創造ㄧ段有特色的音樂,後來寫了這一段,運用小提琴連續弓滑音技巧,如旋轉木馬般的伴奏。當一個作曲人,有人能瞭解你的想法,怎麼會不感動。
坪溪雲響組在表演結束那一刻也正式結束了任務編組,而我能送給團員一件永遠回憶是,這可能是大家此生第一次和一位活生生的創作人一起練習和表演,是吧?
七月下旬,陳老師問我可不可以幫洋樓整修完,重新開幕的第一場售票性質的慈善音樂會,準備一段十五分鐘的創作單元。沒多想,就答應了,寫音樂不是要寂寞孤芳賞自憐,當然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在音樂殿堂上呈想自我的音樂思維,為大眾評價與欣賞。
仔細選曲後,準備用四條不同風格的樂曲呈現給大家,包括兩首已經寫好詞的演唱曲天河之歌、夜露夢春,與另外兩首演奏曲歸鄉和無憂樹。雖然已經答應,但也預見前方山頭多多,困難重重,四個月內,演奏曲要完成組團、編曲與團練,時間非常緊張。由於整個音樂會的預算有限,無法提供演出費用和車馬費給團員,只能找業餘善心樂手,而樂器分部的編寫,也只能在團員和樂器確定後,才能開始。找團員期間,就先寫已經確定由豎琴、大提琴和鍵盤伴奏的夜露夢春。很幸運的,夜露夢春花兩週寫完時,團員也找齊。
我們的團員有
豎笛手津含是關西國小老師也是陳教授的清大研究生
打擊樂手育賢是大坪國小老師也是合唱團的團友
國一的大提琴手冠萱是育賢的女兒
國三的小提琴手霆奕是育賢以前的學生
高一的小提琴手尹媗是同事Jennifer的女兒。
豎笛手啓芳是大學教授我大學同學
也把老婆找進來打Conga,不過老婆練了幾天,手指手掌淤青(我也一樣),疼痛不堪,就換青春肉體恢復比較快的女兒Fumi來打。
我們沒有低音提琴,自己就用鍵盤來補Bass,另外團練時,如缺什麼樂器,可用鍵盤模擬填空。
再來,開始編歸鄉和無憂樹的分部譜,在不了解團員能力下,先以最佳化每人ㄧ部來編,其次考慮人少,怕演出當天因故缺席,主旋律至少放在兩個人身上,最後也是最花時間的是,即使和聲也希望能編出旋律線,一來容易記憶,二來不至於無聊。如此日以繼夜,分部譜約在九月初完成,陸續將譜與音樂檔傳給團員練習。
九月中,陳教授告知我們的節目會安排在壓軸,需要準備一首安可曲,育賢建議再編一首大家合唱的月亮代表我的心,大概花了三天完成。
我的音樂,特色是旋律線清楚,沒有艱深的演奏技巧,只要團員能力中上就足夠,估算練兩次加一次現場彩排就可上陣。九月初喬好第一次練習時間在十月六日,特別感謝愛好音樂的閎康科技謝詠芬董事長,免費借我們使用她的音樂社。可惜當天有兩位團員臨時有事,團員希望十月十四日加練一場,這次改在五指山,我的住家。
十月的兩次練習順利完成,也發現兩個小缺憾,其一大提琴的音量不足,冠萱的琴是3/4 size的琴; 其次兩次練習,小提琴和豎笛樂手正好交換無法到齊,也就無法現場判斷,到底是吹同一部或分部,何者感覺較佳。
十ㄧ月初準備表演DM時,老師問我表演團體叫什麼名字,我想想就用九月新寫的ㄧ條樂曲坪溪雲響為名,取了坪溪雲響組,因為表演的樂曲,都是過去三年,住在上坪溪畔的五指山腰編寫的。
十ㄧ月中第三次團練,小提琴和豎笛到齊,此時心中比較有譜要如何分部。又正好得知洋樓的專職祕書盈如會拉大提琴,也聽過她的琴音活生動人,主動和他聯絡並傳譜和音樂給他,喜好音樂活動的盈如,很爽快就答應。
十一月二十五日在洋樓的彩排,終於全員到齊,新加入的盈如是樂團老手,很快進入狀況。在心裏有底的情況下,告知大家最終分部,練了一小時,下午六點前準時收兵,不要影響洋樓主人的生活。
十二月九日的表演,雖然每首樂曲都有些小狀況,但能不停頓順利走完,自己已經很滿意。其實不管在家怎麼練,第一次上舞台合奏的人,口乾舌燥,手指僵硬,按不對鍵,拉不順手,運不出氣,跟不上拍,都是正常,也不必氣餒,只要把握每次上場機會,自然能克服這些問題,當一個指揮知道這是每個團員必經過程,不會在意這些。終究我們把表演順利完成,而且得到當天最熱烈的掌聲,不是嗎!
坪溪雲響組此次能夠順利完成表演,首先感謝這些情義相挺的團員,再來感謝閎康謝詠芬董事長,慷慨借用這麼好的場地給大家練習。另外要特別感謝的是,學生團員的媽媽們,每次三小時的練習或在旁陪伴,或風塵僕僕來回送接跑兩次。啓芳和夫人,每次都從台北來參加。
小插曲一件,特別提提,第三次團練月亮代表我的心時,中間一段豎笛為主奏(輕輕的一個吻這段),小提琴為伴奏,音符如旋轉木馬般,八小節後拉高八度,之後將自己帶入最高潮進入主旋律,霆奕的媽媽說這段音樂是全曲最好聽的,聽到這段話,真的非常高興,因為這裏正是心思所在,心血結晶。我在編這首通俗音樂時,就在思考如何創造ㄧ段有特色的音樂,後來寫了這一段,運用小提琴連續弓滑音技巧,如旋轉木馬般的伴奏。當一個作曲人,有人能瞭解你的想法,怎麼會不感動。
坪溪雲響組在表演結束那一刻也正式結束了任務編組,而我能送給團員一件永遠回憶是,這可能是大家此生第一次和一位活生生的創作人一起練習和表演,是吧?
十月六日閎康音樂社第一次團練
十ㄧ月十八日第三次團練
十二月九日上場前暖身(姜阿新先生生前臥室)
十二月九日音樂會現場
前排右起 啓芳、津含、盈如、霆奕、尹媗、冠萱、Steve.
後排 Fumi、育賢
大家如想看表演影片,請到youtube上搜尋 20181209 姜阿新洋樓音樂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