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14年4月17日 星期四

牛舌餅

第一次吃到牛舌餅,約是十年前在新竹城隍廟郭家潤餅隔壁,一位鹿港來的中年師傅現做現賣的牛舌餅,厚厚長長的,很像燒餅,但跟燒餅不一樣,燒餅要熱的吃起來才香,鹿港牛舌餅烤出來後先用電扇吹涼,才包給客人。一開始,前端的餅皮特别酥軟,接著來到中間濃稠爆漿的麥芽餡,甜蜜感油然而生,最後回到齒頰留香的餅皮,才依依不捨的吞下最後一口,非要吃這麼大大一個,整整一個塞扣, 才有滿足感 。帶回給台北的家人吃,大家也都說讚,後來生意越來越好,早上十點十一點就賣光光,吃到機會就越來越少。
  
近來宜蘭牛舌餅興起,講的是薄脆甚至透光,雖然口感也不錯,不過好像吃完一盒,感覺也沒吃到什麼,和鹿港的很不一樣。

非假日,號碼牌兩點多已拿完。
本月初,女兒去彰濱工業區面試,中午先到鹿港吃午餐,再由導航帶往面試地點,在一條直路上,沒多遠就有指標指往兔仔寮牛舌餅,好奇心驅使就跟著指標走,越開路越小,奇怪有沒有開錯,一個右轉再叉路一過,還真以為看錯了,一堆人坐在騎樓和廣場上,且車已停到田間小路上。問一問規矩很要拿號碼牌一個人只能買五盒,一盒十片,一片十元,而且過號視同棄權,所以大家才在廣場上等,看來 Seller Power 很強。拿到125號,目前叫到75號,老板說要等兩小時,想想也還 0K,就先載女兒去面試,我和內人就到彰濱工業區內的玻璃藝術博物館逛逛,買了一些小東西,時間快兩點了,再開回牛舌餅店,喊到107號,反正女兒還沒結束,就坐在廣場上等,開了無線分享給內人,她將現場情況Line給親朋好友,我坐在那裏寫”感性與理性”,終於三點半等了三小時輪到我們。
等了三小時,終於買到了。
 
  
在車上開了一包出來吃,賽死沒有新竹的大,约十五公分長五公分寬兩公分厚,薄薄的一層麥芽,沒有新竹的爆漿畫面,微甜酥軟的口感還不錯,當然有點年紀了,也不適合吃那麼甜。想想如果不是剩閒人,怎麼吃的到呢!排隊也是退休生活的另一種樂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