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15年1月14日 星期三

0110 榛山遊

榛山,很多人可能從没聽過這個地方,但講到觀霧大概無人不知,榛山是觀霧遊憩區内的一個景點。記得上次去觀霧是廿六年前,那時女兒還在老婆肚子裏,開著手排的速利1.2,在陡峭的土石山路上壹貳檔間來回切換,前方的車子熄火,踩著剎車等前車離開才真正考驗上坡起步的功力(上坡起步是我們這代人的共同記憶),一邊山壁一邊懸崖,從新竹去三個小時的車程,真覺得到觀霧是玩命的行程。

上週女兒和她同學想去觀霧玩要我當司機,查了一下Google Map 先走縣道122 20公里再接大鹿林道30公里就可到觀霧山莊,反正現在是剩閑人就一口答應,週六早上八點白大福塞滿五個人從五指仙居出發,八點卅到雲山派出所檢查哨,當場辦了入山證,從此進入大鹿林道本線。相對122縣道,大鹿林道雖是爬坡但多為直行後的
髮莢彎,真的連續大彎不多,對改過晶片扭力近40的白大福來説,爬坡是小case,反而122過了35k後盡是連續彎道,路寬僅容兩部小車錯車,碰到大車還得先停下來會車,所以車還没進大鹿林道後座的人已經放暈,還好一大早下山的車不多,車速放慢,平穩的九點四十五到觀霧山莊。觀霧山莊還在整修無法住宿但有提供午餐,也有乾淨的厠所可用到底此處水多多。

觀霧有好幾個景點,一早趁雲霧尚未昇起,決定先爬榛山看山景,十點準時出發,沿著大鹿林道西線前往榛山,值錢的檜木早已砍伐殆盡,林道旁遍植杉木,蒼柏二葉松等針葉林,從樹的圓周來看都需一個人熊抱應該有相當年歲。遠處綠叢頂上褪盡甲胄相伴白木,毅昂揚於蒼穹之下,更顯烈士暮年頂天立地之志。

輕鬆步行兩公里後離開西線,左下切過小橋來到榛山環山步道,決定反時鐘走從右邊上


1.75公里的登山步道已築有木坎階梯,幾處路段松針撲地柔軟舒適,減輕不少膝蓋壓力,終究是上坡一口氣要爬升三百公尺還不夠力,喘息集氣後繼續上行,三刻鐘後終於上到榛山觀景台。放眼向東望去,稜線上世紀奇峰大小霸尖山矗立眼前,雪山主峰北峰也在右方不遠之遙,稜線上高低起伏的名山立於藍天之下,忽然感嘆寳島之美近在咫尺何需遠行。
聖稜線上之大小霸尖山


由觀景台向西望去雲霧漸起,幾棵老松立於山脊之上更顯蒼涼之美,
樂山和雷達站近在眼前,哈勘尼山和加里山在左後方,360 度的環場視野實在美妙,當初選在榛山稜線上蓋的觀景台確實有用心有遠見。在平台旁的石椅上一面用午餐一面欣賞美景,照片右後方山頭才是榛山山頂,約中午十二點繼續跟隨也是新竹來的另一個登山隊”徒步登峰”往榛山三角點走去,



攻頂前,留念於聖稜線前

前一小段尚在針葉林中,之後進入箭竹海,放眼望去那有登山小徑,只能靠著前人路條和箭竹林下因人採踏而成的特有箭竹隧道來判斷路跡,前段箭竹高度尚在胸前還能看到前方,後段箭竹比人還高,又要登高又要撥箭竹,辛苦異常,
老婆在箭竹海中勉力前行

過去看MIT台灣誌中央山脈大縱走時提到箭竹海中躦林之苦,如今親身體會方知所言不假,約一小時後來到榛山北峰已下午一點出頭,想想到北峰已狼狽不堪,離榛山頂峰還有一小時箭竹路程在此照個相決定回頭


下山終究比上山輕鬆可抓著箭竹下行,也真巧四個紅配綠色彩天成,下箭竹海時笑的開心補照一張重新回到觀景台,下山改走環山道另一半,1.15公里的石階陡下再加1.15公里平坦林道,當初上山選擇右行是對的。到林道時已照不到太陽,寒意驟起,走到榛山瀑布旁的八角亭,陸續穿起外套,下午近四點回到停車場,重新整裝換鞋打道回府剛出遊客中心,看到雲海西沈山腰,

想一想往下走必然開入雲霧之中視線不佳,這種經驗住在五指山經常碰到,拍一兩張照片後催促眾人上車快走,超過兩部慢郎中後再無人擋路,一路順暢狂飆下山,眾人不好打擾司機興緻只能閉目養神沈沈睡去,相信他們下次不會再找我開車。

給眾人建議,從新竹去觀霧最好早早七點出發,上午去榛山,下午遊神木,至於前往榛山之三角點,不是專業為登山而來大可不必。如果不在觀霧附近住宿,冬天一定要在四點前下山,太陽西下,雲霧下降,車行霧中,路況不清,相對危險。深秋初冬到訪,空氣乾燥,藍天時段較長欣賞到周遭美景的機會也較高,這次未將觀霧全部走完,下次有機會相約再去,不過可能只有老婆願意坐我的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