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青黄河黃,更有那滔滔的金沙江,雪皓皓山蒼蒼,祁連山下好牧場.......”,小時學唱這條<青海青>,一直留下青海如此的印象至今。之後1998/99 年負責產品推廣,在北京認識一位小老弟,他是蒙古人,大學畢業後被分發到青海煉油廠管發電機,幾年後離崗回北京自行創業,用餐時他對我説"黄處長,有機會一定要帶你去青海,看油菜花,夏日時那整片黄橙橙的大地,閃爍到你眼睛都睜不開,美到不知太陽西沉”,聽他這麼講半信半疑,想想經常下肚的油菜有什麼好看,但看他也不像信口開河之人,而且每次碰面都提油菜花,倒真有點被打動,只是那有時間坐個幾天幾夜火車去青海呢?(其實當時台灣人進不去)人雖没去,倒也被他洗腦許下心願,有朝一日一定要去青海看看那傳説中如黃金般閃爍到眼睛都睜不開的油菜花田是啥模樣。
六月底報了不算便宜八天近五萬純青海旅行團,只為一圓觀賞油菜花這個心願。七月十四日這天終於搭上從桃園直飛西寧(青海的省會)的長榮班機,經過四小時下午五點多,二度光臨西寧機場(上次搭青藏列車出藏時,也是由此轉往北京)。第二天,巴士載著團員往北走開始翻越祁連山,經過一個水庫,團員開始騷動,相機卡擦卡擦聲此起彼落,因為山腰上現出一方塊一方塊,零零落落的油菜花田,
車行中所見 |
只聽到當地導遊要大家在蜿蜒的山路上坐好,繫好安全帶,看來這景對他來説只是小菜一碟,甚至小菜都算不上。車子越爬越高,翻過隘口,開始下行,突然黄色的油菜花田溢滿整片山谷出現眼前,團員更加激動要求車停路邊给大家拍拍照,不過導遊仍然無動於衷,領隊也没有替團員要求,我想山路上不易停車吧,原來没多遠出現一大片收费平台,但導遊也只給大家半小時,此時已近中午,再加上高處攝影,眼前不少薄霧,鏡頭前只出現淡黄抹上一層朦朧,算不上黄橙橙,更用不到閃爍之詞。
朦朧下的油菜花海 |
續往下行,導遊也不急著看油菜花,先帶大家去吃午餐,我坐的位置正好往門外望,穿越另一個包廂的窗外,看到一幅黃色油菜花交織著绿色的青稞逐漸攀昇之景,中間又正好掺入一排紅瓦白牆的聚落,最遠處是祁連山的重山峻嶺,再加上藍天白雲。那捨得如此立體豐富之美景,放下筷子,走到對房,如獲至寶般按下快門。
餐廳所見 |
午餐後,前往門源的圓山觀花台欣賞油菜花,看來這才是主菜對導遊來説。門源的地形有點像花東縱谷,但更寬闊十數倍也更加平坦,圓山觀花台正好是谷中一塊壟起的丘陵地,約高六十米,已經有修建完整的木棧道,也有付費單人纜車助你上到台頂,看到數位比我年長,揹著兩台千斤大炮、結實粗壯萬斤般的角架和背包飲水一步步往上走,我這種説長不長説幼不幼的壯年之輩又怎能幹那種丢臉之事去搭纜車呢!只是才到青海的第二天,二千八的高度,稀薄的空氣,再加上又揹著諸多玩意,這六十米爬來著實不輕鬆,喘喘吸氣,步步登高,近頂時近絶望下往下張望,腎上腺素迅速竄升,哇.......長叫一聲,再累再喘也值得啦,見到黄色油菜花田沿著山谷縱向,連綿直到遠方的天際線,難怪這裏又稱萬畝油菜花田。
縱向花海直至天際線 |
山谷横向較窄處則以黄绿交雜的油菜花和青稞田搭配咖啡色野花與紅屋聚落一前一後,形成完美色彩豐富的圖案,
橫向的佈局 |
看來此處真是有設計、有規劃過的觀光花田,以經濟採收來看,當然以種植單種作物更具效益,不過當門票收入遠比農作物高又另當别論,反正對當地集體農場來説是兩頭賺,共產中發展出的資本主義不遑多讓,辦的有聲有色。在觀花台頂,四方八處拍了許多相片,也確實看到黄橙橙的油菜花田,不過閃爍到眼睛都睜不開恐怕是言過其實誇大之詞吧!反正想想該看的已看到,也不以為意。結束了門源,續往説是森林密佈有小瑞士之稱的卓爾山,轉換個陣地也是兩個半小時,團員們在長途車行中,一一沉沉睡去,感覺巴士又在左彎右拐逐步登高,突然聽到團員高喊好漂亮,此時太陽西沉從左邊照來,我坐在右邊座位順勢往右望去,山丘上橙黄的油菜花在微風中搖擺,順光的角度下,哇!真如黄金般閃閃發光,那種美又和門源所見橙黄染大地,上色般不一樣,原來當年朋友所説"閃爍到你眼睛都睜不開,美到不知太陽西沉",實非跨大之詞,真要在殘照斜陽微風摇曳中才看得到。確實上到卓爾山頂,大炮隊伍都集中一隅向東拍去,因為太陽由西打來,東邊的油菜花田在順光下,黄的更飽滿,亮的更熾眼。
卓爾山下的油菜花田 |
現在想想如果此時我們仍留在門源的觀花台上,那整片連到天際線的油菜花海在夕照下閃閃發光,不知會是何種盛景,可惜可惜,只能將卓爾山所見放大千倍萬倍去想像那種場景吧!第三天往青海湖去,沿途許多牧民的油菜花田,雖然也夠壯觀,但由平面望去總是無法和高處相比。之後每天都可看到油菜花,哇的聲音越來越少,卡擦卡擦之聲也只偶爾聽到,看來油菜花之熱已逐漸退燒。
有兩天我們去参觀皆是丹霞地貌的坎布拉和貴德地質公園,坎布拉山勢雄偉無法睥睨,遠遠望去,雄偉碩麗,和湖水蒼松織構出多元化圖案;
坎布拉的沉思 |
而貴德如小家碧玉鄰家女孩,身歷其境留下一躍眾山小的英姿。
![]() |
會當凌絶頂,一躍眾山小 |
兩者都在黄河上遊,水勢湍急但清澈見底,河畔樹柳不絶,倒影其中,如同碧綠腰帶纏身,黄河之名在此恐怕名實不符,有汙衊之嫌,幸而當地人善良,不以為意,在此替他們鳴冤,跳入黄河一定洗的清,不信試試看。
天下黃河貴德清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