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17年1月24日 星期二

出關

元旦前後的三場表演順利結束,一個多月的閉關生活也終於穫得釋放。
首場去年底,北埔合唱團參加竹科廠商的耶誕音樂會。合唱團為混聲四部,不過人丁單薄,女多男少,Soprano 女高音二人,Alto女低音五人,Tenor男高音二人,Bass男低音只有一人。唱歌最怕感冒,冬天正好又是流感猖狂的季節,而我是唯一Bass,所以演出前一週開始,就閉關山上,非不得已不去公共場所。世事難料,人數最多的Alto,一位得了感冒,三位無法分身,結果和我一樣,一人獨挑大樑,最終六人唱四部,Alto去之前很擔心,少了相互扶持的夥伴,會不會抓不到音,所幸一切順利,老師說貝多芬的快樂頌唱的比平常還好,可能當天老師也很Hi,速度比練唱時快很多,感覺比較快樂吧 ! 對唱獨角戲的人更是難得的經驗,至此信心大增。之前參加合唱團上台是在國一的新竹縣合唱比賽,四十多年後重新體會合唱之美,少年比賽,老來表演,身份不一樣,感受也不同,很有趣。
第二場是同事邀請樂團彼德四十八去尾牙場表演。成立樂團時,團員都是退休族,目的只是同樂,唱的高興,玩的開心,並沒想過要給自己壓力,雖然朋友一年前就邀請我們,直到去年八月才回覆他,表演的心態就完全不一樣,首先技巧要成熟,各司其職,每個小地方要到位,表現出音樂的完整性,才能帶給聽眾一場完美的影音享受。當然會答應表演,一來是朋友的場子,即使唱的不好,也不至於杯盤齊飛,壓力沒那麼大。二來,雖說沒壓力但上台就是壓力,這也是刺激大家成長的動力,從合唱表演完到樂團上台前的半個月,在家苦練到譜背起來為止,譜不背起來,彈錯掉拍,心慌意亂,譜上豆芽,好像長的全一樣,會找不到位置,唯有背起來,錯了也很快在下一小節歸隊。鍵盤本來只需彈一些裝飾音或和音,單手就夠,但樂團缺Bass吉他,少了Bass音,好像沒有根基的浮萍,所以決定左手加上Bass,兩手並用和單手彈自然又不一樣,臨時決定增加這個工作,花一天寫譜,再靠苦練,終究時間有限,只為木棉道和外婆的澎湖灣加上Bass。當天表演,前三條很順利,唯到第四條外婆的澎湖灣,身後的監控音箱出了問題,演唱者聽不到節奏,一人一把號,各吹各的調,決定關掉節奏,此時之前苦練的Bass,發揮襯底的功效,跟著演唱者的速度走,順利完工。總之此次表演收穫很多,平常再順,一旦上台,心跳加速,臨場壓力下,手指僵硬,一切都會變調,唯有多多上台,平常心化,才能把平日的成果展現出來 ; 二來考驗設備的穩定度 ; 三來增加臨場應變的經驗。
完成這場表演,好像打開洩氣筏的壓力鍋,鬆了一口氣,不過另一位在汐止開公司的朋友,看了表演的短片,力邀我們兩週後,他公司的尾牙場表演,本來已像洩了氣的皮球,放鬆放鬆準備過年,但是想到前次的不完美,又是我的音箱出了問題,總是對歌唱者帶著歉意,決定接下這個Case,既然還有兩週,就把另一條歌真情的Bass也加上去,繼續在家閉關苦練。終於上台的時刻到了,有了前次的經驗,這次多備一個音箱,此回比較像同樂會,老闆、老闆娘,員工和來賓上到舞台又唱又跳,享受現場伴奏的樂趣,賓主盡歡,順利完成娛樂者的任務。
從汐止回到竹東五指山的住家已近凌晨,洗完澡,躺在床上久久無法入睡,突然發現過去五週的生活,好像和大學聯考前那段苦讀的日子不相上下,不太像退休人該有的悠閒度日。無論如何,成果是令人滿意的,就隨著心念去做吧,只要那是自己喜歡的,這才是退休者該有的健康心態,不是嗎?雖說出關,不過大家昨天表演完已經在談下次上那個舞台,恐怕不久之後,又要再度閉關呢。

絕詞妙曲樂飛揚

大學暑假時,同學帶著女朋友回高雄老家玩,北返的火車上,大概心情很好,寫了一首詞用信寄給我,希望幫它譜上曲,可惜當時才疏學淺,抱著吉他卻不得其門而入,不知作曲的法門為何。之後信件遺失,同學的期待與託付再也無法達成,心中難免遺憾,所以早早立下志願要在此處突破。

兩年前由零開始學彈琴,為此準備。學琴後兩個月後去西藏旅遊,將去過的地方,連結成一首詞"雅魯藏布江之歌",歌詞如下

你我相識在遙遠的西藏
共飲雅魯藏布江的江水
布達拉宮的佛祖見證你的夢境
昌珠寺的唐卡觸動了我的靈魂
塵封的心甦醒在羊卓雍措的岸邊
雍布拉康的經幡祝福著心愛的人
青藏列車載著你我返回家園
唐古拉山阻断不了我的懷念
不變的藍天見證不變的心
無瑕的白雲述説純淨的愛
江水呀帶不走我的思念
納木措的倩影永埋心中

各位可在歐雅吉的部落格,初試啼聲這篇中找到完整始末。之後邊學琴邊想為它譜曲,但發現,這首詞雖然每兩句是一對,但對句與對句之間字數不一,有長有短,好像無法用簡單的音符完成,想到可能的解法是,用比較多的連續音階來掩蓋這個詞的缺點,有了這個想法,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終於七個月後某一天,躺在椅子上看書,突然聽到自己哼的一段音樂是沒聽過的,趕快再哼一遍用手機錄下來,回到琴上邊聽邊修飾,孕育已久的解答就此旦生。這期間也陸續在網上看了些談歌曲基本結構的文章,但從沒找到作曲速成的文章。去年十二月想到下個月是彼德四十八的開麥秀,下定決心為樂團寫條團歌,在此先問各位一個問題,是先作詞還是先譜曲,答案是先作詞後譜曲,譜要依據詞性來編,如果詞的對仗做的好,譜會變的很簡單。團歌開工之初,先訂規格,決定有歌詞的音樂32小節,採用AABA四大段結構,主歌音樂A八小節,從頭反覆一次,結尾再唱一次,副歌音樂B八小節,。每兩小節是一個句子,全部歌詞十六句,每句十到十二字,所以一首歌約一百八十個字,之前看公視音樂萬萬歲,訪問一位多產作詞人,他說會去作詞是因為發現每單字收入最高的是作詞,我想也是,一首歌不到兩百字,照目前稿費一個字三元,寫一首歌六百元,恐怕會餓死人,沒人幹。訂下詞的規格後就此開工,先將初稿寫好,再來依據之前經驗修改詞的格式,特別重視三大段之間文詞的對稱性,兩天後完成,各位先看完整歌詞

吉它弦響,刷出靈魂共鳴,
薩克斯低鳴,送走過往怨嘆,
康佳咚咚,沁入塵封心脾,
琴鍵蹦蹦,敲出生命亢奮。

懷念旋律,勾起少年追憶,
熟悉節奏,喚醒沉睡身影,
大聲的唱,蟬鳴為我和音,
盡情的吼,鳥啾與我齊唱。

我們不是AKB,比他更年輕,
我們不是周伯通,比他更頑皮,
南北奔波齊相聚,朋友最重要,
好不好聽不重要,快樂最重要 。

功名權勢,早已化作塵土,
斜陽熱情,黃昏永遠遲到,
詠嘆玫瑰,生命秋天變夏天,
來吧朋友,加入Peter 48。

是否發現用A段音樂的一二四叁大段,每句結構幾乎都是相同的四字接六字,而且詞性相同,這是關鍵點,結構相同才能保持句與句之間節奏的連貫性。之前聽老師說過,好的音樂不是懸疑劇,要讓聽眾聽完一句能預測到下一句,這就是共鳴,而節奏連貫是重點。
再來是譜曲,由於A重覆三次,音樂只需編兩個八小節。但是下個月就要表演,譜的靈感不能像前一首等七個月吧! 難道沒有別的方法嗎?突然想到,為什麼不用寫配樂的方法來寫,之前為樂團練的許多歌寫過配樂,配樂的寫法是在主旋律下的和弦找音,那何不先決定和弦,和弦定了不就等於每個小節的第一個音已定嗎,再來只要把小節和小節之間,依照歌詞字數,填上音符,接的柔順,不就完工了嗎?此法果然有效,不到半天,其實不用兩小時,曲就完成。如果不好聽怎麼辦?那就換一組和弦再試。
各位如果對寫音樂有興趣,何不練練此法,可先練習寫配樂,網上有許多免費合法軟體,填上可以馬上聽,只要配樂寫的出來,主旋律就一定寫的出來,依我的經驗,配樂的限制遠比主旋律多,主旋律雖已定和弦,但仍比配樂有更多更大的自由度。當然對靈魂創作者來看,這個方法可能不屑一顧,只是碰到我這種一向搞破壞,喜歡顛覆現狀的人,不妨換個頭腦想想,其實只是方法改變但創作精神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