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試著為大家熟悉的歌"秋蟬"寫配樂,音樂的走法是 P0(前奏)-A1-A2-B3-B4-E(尾奏),前奏和A1,決定用大家耳熟的網路版本,再來為了模仿蟬聲,主要伴奏樂器選用長笛。想想就從A2段反覆開始,做點不一樣的事,寫出第二旋律線,只是掙扎了一天,一直無法和稽康相見,靈感下不來,自然寫不出一氣呵成的作品,只好轉念用個撇步,將A段分成四個樂句,反過來由結尾逐步往前抓音。如此經過兩天,不斷試聽修音,終於擠出一段十六小節的音樂,用輕快的拍速124試聽後感覺還可以。相反的B段倒很順暢,輕易的寫出簡單又有韻味的伴奏。
只是降速至110,乍聽,長笛變味,其中幾個小節,是連續三個單拍音,細聽,更顯得呆板滯訥,想到之前掙扎的過程,很猶豫要不要改。但想想ㄧ生在做事上,追求的就是完美,很快下了決心,逼迫右腦加速運轉,果真想法立馬迸出,花了兩小時搞定。只是心中仍有遺憾,隔日再將吃回頭草的B4段反覆,也重新寫過,保持主旋律重覆時,伴奏就需提升層次感,這個求變的原則。
一件本來有點勉強的作品,經過幾番堅持,逐漸改觀,越聽越順耳,尤其將長笛靜如處子動如脫兔的特色,在修改後,發揮到淋漓盡致。或許就是這份追求完美絕不妥協的信念,沒有遺憾的作品,才會誕生。當然,做人就不必如此堅持,反要懂得適時適量適可而止。
這就請大家來欣賞這首以長笛伴奏的"秋蟬",如果有重低音喇叭,聽起來會很過癮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