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19年8月27日 星期二

阿迪朗達克

在五指山住了六年半,靠著撿拾鄰居蓋木屋待燒的廢料,做了不少木製品,包括兩張啤酒桌,花枱,板凳等等。其實一直想做的是ㄧ張有高靠背的休閒椅,後來在IKEA 買了兩張想像中的椅子,一張放室內,一張放室外陽台,也就打消了這個唸頭。只是陽台這張並未經日曬雨淋,只有濕氣,就讓這種膠合木料,在吃力處,磕頭下跪。即使買來的一些純原木製品,如果沒有考慮到環境,不久就可看到木料在承重處,快速腐朽,很快就坍塌損壞。
搬到竹北的頂樓後,有一個小露台,又從五指山搬來好多木料,先做花枱,以2014年的第一張為經驗,連續改良了三代,最佳設計才定案,當然連做四枱也已經無處可放。

第一(最左邊2014年)至第四代花台
再來又做了ㄧ些不同高度的板凳和小桌子,
小桌和40cm高板凳
小玩意做多了,覺得沒什麼趣味,就來挑戰多年的想法,做個大傢伙,有高靠背的休閒椅。
之前在朋友的農舍有看到這樣的椅子,結構很簡單,後來在很多休閒農莊,都可看到這種彩色的椅子,這種椅子還有個特別的名字叫阿迪朗達克,就以它為參考藍圖開始設計。

阿迪朗達克參考設計樣本
我的設計理念很簡單,舒適與耐用。和舒適有關的主要因素,如椅座高度,椅墊前後高低差,和椅背的傾斜角等,就以坐過感覺不錯的IKEA休閒椅為參考,抓了椅座前緣35公分高,由後到前的仰角12.8° 但是椅背的傾斜角不好抓,決定以12.8的兩倍25.6設計看看。
再來談耐用,最早阿迪朗達克的設計只有前腳,兩支平行,前後傾斜的椅座支撐底樑,托著長長的尾巴當後腳。我的設計,一來,為了方便站起來,椅座比較高,其次椅背不想太斜,怕爬不起來,三來小小院子,沒那麼大空間托個長長
尾巴,所以決定增加後腳的設計,同時把椅背支撑橫樑算好角度,挖槽,崁入後腳中。並且在椅座樑與前後腳的銜接處的正下方加一塊木料垂直支撑這根樑,最終再用矽膠將接合處密封起來,雨水進不去,木材不易腐巧,自然用的久。
椅座樑正下方增加一垂直支撐


新設計,椅背橫樑崁入後腳中
上完漆的作品
當然,你會好奇花了多少時間,光畫設計圖,用三角函數算各種距離,這玩意實在太久沒用,腦門不再靈光,常常sin或tan用錯,一再驗算,大概花了六小時。選料,裁切,組裝花了八小時。當然後面還要上漆封矽膠。朋友看到,問可不可以幫他做一張,其實去網路上買一張五六千元比較便宜。當然很有信心的是,第一代的設計可保用五年,信心來自照片中那張2014年的花枱,在五指山的户外,風吹日曬雨淋,依然勇健,而我的大傢伙,用的是相同力學的設計理念,再加上防水處理。第二代設計會加大腳柱,將椅座樑完全內崁入柱腳,並且改善椅背的美感,就當傳家之寶吧,不過小朋友都說,會讓我用一輩子,順便帶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