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桌面是母親抱著女兒滿月時的照片,如今母親已離開三年,女兒也已獨立生活,自己也將拿到政府認證的榮譽國民老人證。我們這一代對養老已經有新的思維,不想子女為親情所糾結,或稱綁架,影響相互的生活品質。前年,因緣際會,買了健康城的一間養老套房,將自己的最後一哩路,早早安排好。女兒聽到我們買健康城的第一句話是,「那我就放心了」。
健康城的一期已在去年底陸續交屋,我買的二期,要明年中才完成,好在主要公設溫泉和泳池都在一期。而健康城的主管也很阿沙力,讓我們尚未交屋的二期已購戶,可嚐鮮使用公設。老婆愛泡湯,要不去尖石、要不去泰安,如今有了咫尺之遙滑溜的炭酸氫納泉,當然每天來此報到。今年農曆年,我第一次來參觀公設時,看著那泛著藍光、水波不興,可惜沒人用,甚為潔淨的游泳池,很是懊惱,怎麼沒帶游泳裝備呢?其實就泳帽、褲、蛙鏡和大毛巾等小物而已。當然這天過後,就成為泳池使用率最高的頂級奧客。
話說十五歲前,夏天,大哥常帶我去麗池旁的新竹縣立游泳池的深水區游泳,那時只會蛙式,只知道蛙來蛙去,一千公尺就蛙完了。
後來進新竹中學,游泳課分三組,竹中泳池是50x25,能游25的是甲組,不會換氣的乙組,完全不會的丙組。幾個班一起合上的游泳課,老師面對近百個學生,當然不可能個別指導,甲組的體育老師盧威雄,把蝶仰蛙捷四種泳式都教一遍,先做陸上動作教學,再下水示範一遍,剩下就靠自己在水中摸索、自我練習,好在學校很開明,平日開到晚上六點,星期例假日也都開放,所以學校游泳風氣很盛,當時不少住校生,晚上還爬牆進去頂著月光游泳。
甲組的同學幾乎都會蛙式,大多是在學捷式,現在大家習慣叫自由式,而我自己練捷式,怎麼都覺得好像沒有蛙式快,所以50公尺考試,游的仍是蛙式,記得大約48sec。反而是蝶式練沒幾次就能橫向蝶到對岸,可能因為高一時,躺在體操墊,輕輕一彈腳,就能一躍而起,而腰力本就是游蝶式的必要條件。仰式看不到方向,而且露天游泳池上方缺少標的物,所以練的同學不多,我能划幾下,但一碰到人就停下來,從來就沒能游到對岸。到高三要考大學,沒時間做課餘運動,又多吃補腦力,不發福才怪,腰力自然逐漸消失。
進海大後,學校在海邊,泳池只有25公尺,池水是地下水,鹹的,游泳總是會喝到水,味道實在不佳,所以也很少下水,只有在系際游泳比賽,游游接力。偶爾會在池中爬爬蝶式,想秀秀往日身手,只可惜在缺乏腰力情況下,出水辛苦,水花很大,前進很少。當時班上有一位亞青盃游泳國手,他連拿大專盃四年仰泳一百和二百冠軍,看我游蝶式安慰著說「班代排水量大很適合游蝶式」,那時我並不懂排水量和蝶式有啥關係。
大學畢業時,考進清大研究所,清大泳池不大,只有20x17,研究生應該好好唸書做實驗寫論文才對呀!但是看到有人少的深水區,又開始手養,研一升研二的暑假,不用上課,還是要做實驗準備論文數據,硬是挑出一個時段,每天中午吃完午餐,小睡一會,下午一點,游泳池一開,頂著大太陽,瘋子似的一個人在那裏游,等練一兩個小時後,才穿著短褲、藍白拖,清大研究生的標準服飾去實驗室。當時主要是在練自由式,午後人少,我都游直的,偶而在淺水區暫停,都會有學妹靠近,問自由式怎麼游。有一次參加一個研究生訪問團,另一位動機研究所黑黑的同學,問我說「你是不是每天中午在游泳池爬自由式的那個」,我回「是呀」「你一爬,大家都在看你游,你知不知道。」他又說,我想我怎麼會知道。1982年時,又沒手機也沒錄像,那會知道游的如何,頭埋在水中,更不會知道池邊人在看你。後來想想,暑假開始時,三哥從美國回來,我帶他去清大泳池漂了一會兒,他把從高雄煉油廠,出了很多游泳國手,國光中學的游泳技術手冊上,學到的一些技巧,傳授給我,我自由式出水抽手肘動作,就是在那時修正,並找出一套自我調整的方法,就算看不到自己的動作,也能讓左右回手更對稱,不失美感。回想自由式的漫長學習過程,從1974年開始接觸,直到1982年定形,花了八年才有所突破。
上班後,勤於工作疏於運動,人也漸漸福泰,體重在七八之間沉浮,偶而去科學園區游泳池爬爬水,50m的大池,這裏人到絕了,為了展現體能與技術,都直游,少有人橫游惹人厭,只是年少體力早已飄至九霄雲外,自由式再也爬不到50公尺,總是還剩下幾尺之遙就已手軟,救命式的換回蛙式,氣喘吁吁的摸邊。
2014年早早退休,活如逍遙派的住在竹東五指山上,週一到週五又如上班族,天天開車至關西統一馬武督休閒村游泳、三溫暖,回程在竹東吃個豐盛晚餐再回山上,悠悠哉哉的結束一天。只是那裏水質有如渾然天成的洗澡水,少有水清無魚的時刻,而且鼻子碰到加氯的池水,回到家都像得了感冒般,需伴一顆康德600緩解鼻塞不適,日日如此。總是日以繼夜、勤加練習,又逐漸尋回自由式和蝶式的感覺,只是竹東的饗宴抵消了池中的努力,不見消瘦,反而繼續橫向發育。好景不長,幾位老人家在蒸氣和烤箱中出了意外,休閒村居然關閉了這些設施,三溫暖是老婆的最愛,也是開車翻兩座山頭的動機,少了這個誘因,自然日漸疏離,年費也欠繳,最後連會員證都退了。
如今在養身村遇到沒有氯味,用銅銀離子過濾的池水,是我見過北台灣最棒的游泳池,怎能輕易放過,週一到週五下午必然報到,週六週日也不偷懶,應該發個全勤獎給我。只是六七年沒碰水,上半身肌肉強度不夠,關節潤滑不足再加上韌帶僵硬,每天都與疼痛奮戰,晚上回到家就貼止痛消炎藥布,早上邊電療邊看youtube教學影片,下午受不了水的誘惑,管他痛否,趕快試試新學的理論與技巧是否受用。如此經過半年,蝶仰蛙捷四種泳姿都能在池中靈活交替運用,好不快活的在水中唱出任賢齊的"我是一隻魚"。
記得六月的一日下午比較晚到園區,咖啡妹妹見到我說「黃大哥,剛剛警衛大哥還在問今天怎麼沒看到那個揹個紅袋子,瘦瘦高高,每天來游泳的客人呢?」我納悶的想,瘦瘦高高應該另有其人吧,不像是我,可是我確實揹紅袋子,想想十八歲後,就再沒人用瘦瘦來形容我。可是真實的是,體重從四五月開始直直落,到八月初,居然岀現六字頭,這可是十七歲後再沒出現過的神奇數字。之前,維護泳池的幾位年輕員工,看了我半年身形的變化,也和我說不要再瘦下去,我都不以為意,因為從來沒想過瘦這個字會連結到我身上。兩天前,穿著泳褲,請老婆幫我拍了一張泳裝照,確實不假,寬大胸肌下(表示排水量大),腰身已現,腹部六塊肌中上四塊若隱若現,當然下兩塊仍包裹在腹油不見的渣皮下,而兩支形如筷子般的長腿,應該會羨煞不少去Fitness而不可得的女性。之前在竹東的晚餐過於豪邁,而如今在養生園區定食養生餐下,input得到控制,output又儘情發揮,自然日漸消瘦。
在養生村,有如此棒的設施,當然會吸引不少住戶進來看看,或套著游泳圈下水走走,但在這把年紀會游泳的還真不多,反而在此,一共遇到四位新竹中學校友,自由式是標配,三位還有蝶式的選配,可見學校五育並進的教學成果。游久了,漸漸有池友來問怎麼游,我的態度是,有問有答,而成年人都有自尊心,不問不雞婆,不過觀察下來,女性都比較主動,男性礙於面子,很少會問,而整體女性游泳水準也較高,看見很多對夫妻同游,男性都只能怪怪的蛙蛙,而女性能游自由式的還不少。經過如此半年被動式教學,成果也還不小。已過七旬的吳大哥,怕換不到氣,一開始就學仰式,如今已可用面不入水的單仰漂來漂去,也算是池中一絕。下水會發抖的薰薰妹妹,已可在池中蛙個來回。豪爽的東京君,六月回台時,只能在水中掙扎個三五公尺,可是她每週二到週日,下午一點準時來泳池報到,努力不懈練習之下,八月底回東京當台妹前,已可蛙來蛙去十七、八趟,下次回來說要開始學自由式,還要把日本老公帶來學,雖然學過日文,但也從沒想過用日文教人游泳,恐怕十月要來惡補一下日文的教學影片,至少先把名詞學好。最讓人驚訝的是五個孫兒的容奶奶,其實年紀小我一大截,仍有著少女身材,初見她在池中游蛙式,就驚豔可能是我見過最優雅的蛙式,開口就要學蝶式,蝶式是游泳人的夢想與泳林最高境界,一般人能游出優美的自由式,就已經很滿意,而游出優雅的蝶式,還是我自已在努力的目標耶。但有企圖心與宏大的願景總是好事,我要她由自由式學起,結果容奶奶把我學了八年才稍為有成的自由式,不到兩個月學光光,有此成果,天賦加努力缺一不可,我和她說技術上已經沒有東西可以教她,只要她加強核心和把體能練好,蝶式對她已經不是達不成的目標,假以時日,必然是泳池中最吸睛的美人魚。還一位極具慧根的根姐,第一天見她蛙式手腳同發在原地掙扎,努力想掙那一小片天、扎那一小口氣,我和她說,你的動作都沒問題,只是划手和蹬水要完全分開,再加上漂,隔天、真的是隔天,她就能游到對岸而且游了好幾回,而且她是我第一次見到,把划、踢、漂的漂,一開始就能做到,能漂表示有耐心的放鬆,她說「我今天一直在想你昨天講的話」。但在短短一天能融會,貫諸行動,達成目標,真的要有慧根。如今看來,咱們園中,卧虎藏龍,還不知有多少潛力不凡的高人待開發。
常在池畔被人問游了多久,屈指一算,手指腳指全用上,也要算兩輪半,整整半個世紀五十年,當然真正技術突破是受三哥指點後,研究所的暑假那兩個月,和近半年很多網路教練的影片,尤其水中側拍影片,對各種泳式的運動原理和動作解析有相當大的幫助。
現在每次下水的功課,仍以蝶仰尚在精進的二式為主,後面還有許多技術單項待突破。至於還能游多久,誰知?只要游泳游出健康的人生和樂觀的人生觀,不就夠了,是不!
PS:游泳影片可至ig oyachi_huang上觀看。
![]() |
瘦身不留白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