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14年3月22日 星期六

黑皮三口組 -- 狗的習性

一般人頂多養一兩條狗,因緣際會,代養了三條小黑,才有機會仔细觀察狗世界中的習性和狗際間的關係。

話説三條小黑皆為黑色體型中等的台灣土狗,二公一母,由年紀大小排序
旺旺,4歲公,体型小,智慧高,喜歡把頭依託在你的大腿上,然後雙眼溫柔的望著你,叫牠塞奈旺不為過。
熊哥,2歲公,体型大,智慧低,胸前有熊的三角印記而得名,憑著身材好,喜歡打架當老大,别名暴力熊,去年七月狂犬病疫情爆發時失蹤 。

妮妮,2歲母,体型中,智慧中,命運乖舛,兩隻公小黑常為她打架,不幸也在二月中失蹤,實在紅顏薄命

先談狗與狗之間的關係如何,前年第一天搬上山,把三口組同時放開,暴力熊可是和塞奈旺立刻為了開戰,塞奈旺不敵暴力熊的兇狠,只能退回自已的狗窩或自己出遊,而也只能和暴力熊成為朋友。有一次跑上山,中了捕山羌的頸套不見了,暴力熊不見立刻接受塞奈旺為玩伴,一起逛街滿山跑,三天後,女兒依聲定位,爬上山把救回來,暴力熊一看到,馬上對塞奈旺翻臉,兇殘本性再現,塞奈旺再度回到形單影隻的日子。只是的悲慘歲月尚未結束,去年正月前,突然消失的無聲無息,兩隻公狗再度成為好朋友,八天後也是除夕的前一天,只剩皮包骨的托著一條斷掌回來,可悲這次中的是更殘忍的捕獸夾,也只能送去截支成為三輪車,此後不論暴力熊和塞奈旺,看到就躲,視之如敝屣,如冷宮中的棄婦,鬱鬱寡歡,只能回來依靠人類,尋求溫暖。當了解到狗狗間的世界是如此現實,翻臉比翻書還快,和過去對狗的了解有極大的差距。真實世界觀察到狗與狗之間的關係純粹是,以利相交利盡交失

再說狗和人的關係又為何,是否都如電影中那般忠誠?依我的觀察是依狗性,狗和人的關係主要是建立在食物的供給上,看家是基於鞏固自有領地,對陌生事物進行警戒,家中每條狗各有吃飯和睡覺的地盤,狗為了保護自己的食物,可是六親不認的,一有其它狗甚至人靠近,立刻變臉。在家狗多半吃狗食,鄰居一週頂多來一個晚上,來的時候會帶路上吃剩的食物,走的時候也會把吃不完的食物全部留給狗吃,久而久之,暴力熊和的習慣就變成,鄰居一來就跑去那邊,晚上也睡在那,等他們走時,再吃剩下的食物,直到沒東西吃才回來,而只有塞奈旺會留在家中忍受天天同一口味的狗食。狗想和人建立的關係,其次才是相互依靠,互相取暖,像三輪車後的情況。必須了解,電影中為票房而設計的劇本,美化人狗的關係,是為了引起人類對萬物存著慈悲心的共鳴。而我觀察家中三隻狗的行為,是回到最本能的生理需求,先追求有吃,再來好吃,只要沒有敵意,誰供給食物並不重要,電影中那般忠誠的人狗關係,有,但並非狗皆如此。當然,取樣數低,是否具代表性,不敢斷言,但總是親眼所見,比較能說服自己。

實際觀察到,狗的嗅覺與聽覺確實特別靈敏,在山中,是非常有用的遠端預警功具,看門的利器,附近常住的鄰居,每家都有養狗。反之,在都市,大樓有保全,社區有警衛,狗狗看門的功能喪失,但人際關係冷漠,狗狗變成科技寡婦解除寂寞的伴侶,但狗狗又和小Baby 一樣,吃飯,洗澡,清排泄物都要人來處理,代養的中型犬,一天要吃總体積近兩公升的食物,意思是每天也要排出相等的量,不用太久,就發現照顧狗比照顧自已還麻煩,因此中大型在一歲成形後也特别容易被棄養。了解自已養狗的目的和可能產生的負擔,再謹慎的做出決定,就不會公園裡、河堤邊、山路上,棄養狗到處遊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