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14年9月12日 星期五

滑雪樂

還在夏末秋初暑氣未消團扇緊握的時節,各家專辦滑雪團的旅行社,行程陸續上架,過年的熱門時段,一開放上線幾乎立刻額滿,滑完了這次腦袋立刻想著下次要去那裏滑,等一年太久,還可規劃七八月去紐澳,這是一種什麼樣的運動讓人癡迷如此,像得了雪癌一樣。

話説十來年前,兒子上了高中以後有了他自已的生活玩伴,就不再參加全家的旅遊活動,2004年底我看到報紙上的滑雪團廣告,腦中浮現 007 James Bond 在雪中追逐的畫面,想想這種活動他一定會喜歡,經詢問後全家四個人一起報名,2005年初在裝備不齊的情況下到日本草津開始了滑雪初體驗,那年兒子大一女兒高一,小孩過去學過溜冰和直排輪,在教練指導下很快就由直滑降,全自動半自動幾乎到併腿轉了,苦的是我和内人怕老骨頭不耐摔,動作放不開,結果上纜車也跌下纜車也跌,滑道上還演翻滾特技,兒子在纜車上看到我們的慘狀直説感覺好辛酸,是啊,第一天過完心想,年紀一把了,幹麼花錢找這種罪受,明天去泡泡温泉就好了。那這麼容易放棄,第二天一早纜車一開就開始另一天翻滾吧阿信,不過今天教練在我後方跟我走了一段,告訴我身體右移左移來控制轉彎,突然心靈不再害怕身體不再僵硬,因為能隨心所欲控制左右轉,信心油然而生。第三天下午我和兩個小孩自已去走草津的環山道,林間的滑道只有我們三人,天色灰濛,濃濃的雪花直直落下,滑道平整柔軟,除了聽到雪板在雪上行走的咻咻聲外,萬籟為之俱寂,小孩走在前方的板痕,在我經過時,已是人過雪無痕,回頭看著雪板留下的兩條刻痕向遠方延伸最終消失在寒天之中,此情此景永遠印在腦中,爾後十年,都没在碰過這種絕景。

滑雪從此成為全家的活動和話題悲劇也從此開展,冬天滑兩次夏天滑一次,荷包迅速縮水,為了減輕負擔,兒子大三那年鼓勵他去考教練執照,同年他開始帶團,一方面可和資深教練學習提升自己的技術,另一方面學習領導統御,想想一個二十歲的年青人如何教導三四十歲的成長人,而做到第一天懷疑你,第三天會感謝你,其實在職場我們經常要領導比我們年長的人,提前讓他體會這種人情世故。女兒也從大一開始帶滑雪團,爾後我和内人也經常碰到他們教過的學員,雖然第一次見面,但有了人際牽線和共同話題,又好像熟悉的朋友。

幾年前在苗場(一個日本雪場)的大斜面上(一條滑道),幫助過一位成年人下那條滑道,幾個月後我和公司老總去他的母校台灣最高學府談產學合作,一進門看到對談的教授正是那位大斜面上的雪友,兩人相視而笑,他開口就叫著大恩人,想起這段往事,真應驗人生何處不相逢。在雪場上最無助的就是那些初學者,人摔在下方,雪板雪杖留在上方,路過時幫他們拿一下,甚至幫他們穿一下雪板,别人都會感激莫銘的。

最後談談為什麼滑雪會讓人癡迷,因為這是一種不斷自我突破產生成就感的運動。滑雪者一直在挑戰更陡的滑道與更困難的地形,
初學者在初級綠線上練到可自由穿梭,可是一上中級紅線又高始摔,紅線突破了一上高級黑線又要再來一次,越陡的滑道,速度越快,反應時間越短,動作的正確性要求越高,而這些動作都要先能剋服害怕這件事。幾年前我重遊還是初學者時的雪場,看到當時一再避開的滑道如此平緩,成就感油然而生。

滑了十年雪了,是否所有滑道都能輕鬆穿越呢,也還没,目前還有 Mogul (雪友俗稱饅頭,滑道表面像釋迦這種地形)和鬆雪(未壓過雪的滑道,通常人有一半會沈入雪中)這兩種過去一直閃避的地形待突破,年初在富良野,最後半天留在山頂那條滑道上,嘗試穿越饅頭,又燃起另一股滑雪熱情,開始另一段滑雪的十年。當然滑雪還是有一定危險性,像聽到F1車神舒馬赫摔傷的事件,但只要戴好護具,跟著教練在滑道上走都是很安全的(舒馬赫是在非滑道上摔傷)。滑雪的人大多帶有冒險的精神,這也是科技業所需要的,老板喜歡滑雪也一定會喜歡滑雪的你,看完了那就雪場見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