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17年6月23日 星期五

天龍八部之小三狂想曲

小三狂想曲,寫的時候,知道是在寫廢文,但寫完又很爽,至於看過是如何,就請您先瞧瞧吧。如有雷同,哈,那不好意思,請以廢文視之。
本文刊在http://a.udn.com/focus/2017/06/23/28073/index.html

插畫  by Bob
原稿如下
段譽身世之謎,莫非天龍八部中,最為巧妙之橋段,由始至終貫穿全劇方窺全貌,從鐘靈、木婉清到王語嫣,每一位讓段譽心搖神馳情飄意蕩的妙齡女子,都是他父親段正淳從未謀面的女兒,這一段可讓女讀者痛恨,男讀者羨慕吧。到段譽身世為母告知,這又滿足女士恨其不專情,報復必至之心理,男士只能勉強認同,天理循環遲早將至之真理。最終,段正淳情願與眾小三一起赴死,女性可又由同情惋惜產生愛憐,想想能得真愛,即便只有須臾片刻也不枉此生,男性則是錯愕嘆息,金庸怎麼如此安排,未替段正淳解套,繼續他的快意人生,滿足眾男士們吃不到至少還看得到的快感,怎卻賜死與他。

幾十年前第一次看到這段曲折離奇,男士羨慕(當然不包含赴死),女子愛慕這段,想想應該只是安排巧妙的小說劇情,那有走到那,遇見每位芳心女子都是自己妹妹這種事。時至21世紀近弱冠(2020)之年代,看看近往發生之趣事,想想此等劇情並非絕無可能,搞不好已是現在進行式,方對金老訪古測今之能耐大為折服。當然這也跟當今小三文化早已跟隨著十倍速的工商時代,只求成功不論手段一樣,同步進化到追物不追人,捧錢不捧名之新境界。過往,甘寶寶、秦紅綿,王夫人,阮星竹,康敏乃至元配刀白鳳,無不為獲得段正淳的真愛獨寵明爭暗鬥。如今這些八股迂腐舊愛文化早不流行,小三早已是新時代中的新行業,設定目標市場為滿足政商名流帝王心嚮,填補年少嫩妻缺憾。當然如今小三出身早與過往不同,既非家道中落之名門閨秀,更非以粥餬口之鄉野村姑,各個受過良好教育,甚至沾過洋墨水,不必氣質出眾出口成章,至少端裝典雅有應能嗲,如果琴棋書畫偶一為之,才色兼備,行銷手法又更是上人一等,大老板們怎不傾倒折服,必然門庭若市,人潮如織。其次小三可不是為得那個人的獨寵專屬,改為設定多目標市場,同時服務數人,檔期相撞時,群組中還可相互支援。萬一生出小鐘靈怎麼辦,搞不好眾老子們爭相為父,從此豪宅為幕,名跑代步,錦衣加身,御食滿席,那需上街頭為年金發愁呢。當然社會輿論也是另一怪,眾公子哥們,只要有善盡社會責任,負起撫養之責,媒體也不至於批判為難,恐怕不少媒體小記者們,早為當下翩翩風度公子哥們,迷的魂不守舍,恨不得也為入幕之賓,怎會再為文苛責呢。

當今低出生率是國安問題,但諸老公子只要能效法同僚之善行義舉,願為他人撫養小鐘靈十多年不以為忤,此等高風亮節,為民族生生不息勞心盡力之大功大德,自當推為好人好事代表,政府褒揚,街坊歌頌,社會上怎還會充斥著養不起不敢生之論調,政府又何需設專責單位解惑呢。想想金老聖明,幾十年前就已看穿塵緣,望透秋水,找出正解,小三們加油,公子哥們萬歲。言及至此,小三既然對社會民族有如此大貢獻,又是新興行業,自當給ㄧ個較為正式的行業別,就稱"男性身心輔導師"如何,這個名子取的好像還蠻受人尊敬的,是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